新闻动态
刚刚,浙江杭州发布特色小镇新方案:推广特色小镇“店小二”服务!

浏览次数:360 发布时间:2021-04-30 09:16:34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浙江省杭州市促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1—2023年)

为促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引领全市产业能级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0〕33号)和《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2.0建设的指导意见》(浙特镇办〔2020〕9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总方向,更加突出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约发展,将特色小镇打造成为高能级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平台,推动特色小镇多元功能融合和区域联动发展,构建有利于特色小镇健康发展的发展模式、生态系统和体制机制,全力打造产业更特、创新更强、体制更优、形态更美、辐射更广的特色小镇2.0版,为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样板,为杭州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提供重要支撑。

二、总体目标

到2023年,累计创建省政府命名特色小镇20个以上,建成千亿级特色小镇2个以上,500亿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百亿级特色小镇12个以上,税收收入超10亿元特色小镇15个,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类特色小镇占比达70%以上,规上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达5%以上,高新技术为主的特色小镇实现软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等指标3年翻番。基本建成产业竞争力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功能布局合理、“三生融合”示范的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体系。

三、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

(一)以示范应用延长产业链。总结推广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培育经验,积极推动“1+N”工业互联网平台、AI×5G、共享实验室等应用场景在特色小镇先行先试。率先布局新一代信息和基础设施,落实“未来工厂”计划,率先推广数字生活场景,促进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力争数字经济类、高端装备制造类特色小镇实现5G应用场景基本覆盖。

(二)以数字赋能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一批互联网制造平台,引导企业向互联网制造转型。对接数字化改造“百千万”工程,组织实施数字化改造示范项目,推动特色小镇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推进特色小镇服务共享,以数字化供应链为依托,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和仓储配送、检验检测、品牌营销等服务共享。

(三)以龙头引领培育企业梯队。总结推广特色小镇依托龙头企业集聚优质资源方面的经验,引导特色小镇大力集聚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高端人才、研发机构、金融资本等高端要素。实施“鲲鹏计划”“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做大做强世界一流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构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

(四)以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聚。推广特色小镇内“店小二”式服务、“信用+园区”应用、重大赛事论坛、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等经验做法,完善产业上下游所需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着重构建包括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在内的产业生态,增强产业粘性。

四、推动创新资源汇聚,打造高水准创新创业主平台

(一)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支持特色小镇创建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90%以上的特色小镇建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加快补齐共享实验室、共享工厂等一批共享平台建设短板,进一步提升智能工厂、生产设备、科研设施、实验室等创新生态能级。

(二)构建创新创业生态服务圈。率先建成“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贯穿企业孵化、生产、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多层次创业投资服务体系,对接落实全市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有关要求,建设全生命周期、全要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以创业“新四军”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人才创业+创投孵化”的“三创融合”杭州模式。

(三)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精准掌握特色小镇产业链人才需求,大力引进国际国内顶尖人才和团队,研究制定特色小镇紧缺人才目录,吸引集聚优秀青年人才到特色小镇创新创业。推动“双招双引”同频共振,以人才引进促进项目引进和产业投资,建设特色小镇的人才资源池。持续推进特色小镇人才工作“整体智治”,不断提升人才管理服务的智慧化、精细化水平,用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大力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和生活居住保障要素在特色小镇集聚,为人才落户、安居、子女教育、创新创业等提供优质服务。

五、强化联动发展,打造高质量辐射带动平台

(一)推广联动发展重点模式。推广“数字+制造”模式,推动一批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开展技术输出,与实体经济特色小镇联动发展;推广“孵化+转化”模式,加强创新创业类特色小镇与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实现成果就近转化;推广“金融+实体”模式,推动金融特色小镇与实体经济特色小镇深度对接,建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项目库,促进资本投向实体项目、创新创业项目;推广“创意+传统”模式,充分利用创意设计类特色小镇资源,积极推动创意设计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跨界融合。

(二)提升内外开放水平。推动特色小镇品牌和服务输出,打通异地落地渠道,打造杭州市域外重要的技术策源地和高端人才驿站。发挥自贸区改革“试验田”作用,支持一批数字经济等特色小镇在数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贸易平台全球布局、数字智能口岸监管、数字贸易规则创新和营商便利化改革等领域先行先试。

六、完善功能配套,打造高品质“三生融合”空间

(一)推动用地集约。支持特色小镇优先纳入下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动一批辐射带动强、产业空间不足的特色小镇扩容,以辐射周边区域发展。鼓励产业用地开发模式创新,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新路径,构建规模适度、空间有序的集约用地发展格局。

(二)塑造独特小镇IP。塑造特色小镇整体新风貌,提升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水平,建设一批具有地域标识度的小镇地标。深化产业文化新内涵,加强文化IP应用。推动特色小镇由景观营造向文旅融合迭代升级,推进“杭州书房”建设,打造一批全场景展现、全方位体验的文化体验新空间。加快旅游景区创建提档升级,支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创建4A级景区,鼓励旅游类特色小镇争创5A级景区。

(三)完善生活配套。围绕打造15分钟生活圈目标,分产业制定特色小镇规范建设标准,优化功能配套布局,补齐“八个一”基本配置。以未来社区理念,加快建设邻里中心、人才公寓等服务配套,补齐教育、医疗短板,创新开展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产业社区建设,打造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七、完善体制机制,打造高效能精准服务样板

(一)全面加强规范管理。加强指导监督,全面实施特色小镇清单管理和动态管理。强化底线约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控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倾向。各区、县(市)政府要明确管理主体,完善工作制度,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二)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构建政府、运营商、企业、居民多主体协同的治理机制。鼓励特色小镇通过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企业能力,提高整体数智水平。开展特色小镇管理服务能力培训,完善长三角特色小镇产业联盟服务平台功能,成立特色小镇智库,搭建特色小镇经验分享交流平台,全面提升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产业引育、运营服务水平。

(三)完善评估淘汰机制。定期开展特色小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省年度考核情况,坚决淘汰一批质效低、发展预期差的特色小镇,强化激励引导。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特色小镇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中长期融资支持。各区、县(市)要积极争取,用足用好国家、省、市相关产业、科技政策和资金,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对已验收和年度考核合格的特色小镇,其新增财政收入市级留存部分,在原有“三免两减半”政策基础上,扶持年限再延长3年。鼓励各区、县(市)在特色小镇先行先试各项扶持政策。

(五)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最美形态、最强产业、最具活力等“最系列”特色小镇评选,通过新媒体、现场会、小镇论坛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