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5年内打造医养健康产业千亿级城市!
浏览次数:681 发布时间:2019-09-18 08:37:02
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鲁政字〔2018〕134号),这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之一“医养健康产业”的专项规划,同时也是山东历史上第一个健康产业规划。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规划》的出台将为我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引领和战略导向作用。
我省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二,2017年全省出生人口175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60岁及以上老年人2137万,占总人口的21.4%。幼儿保健、养老保健等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大力发展医养健康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新期待,有利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第三,我省具备壮大医养健康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我省医养健康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科技人才支撑较强,拥有一批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初步形成了一批医养健康产业集聚地,是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试点省,发展医养健康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6年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近43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3%。按照规划,预计2022年增加值将达到1.15万亿元,占比达到11.5%,将成为突破万亿级增加值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一.山东省省级政策1、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创建目标:到2020年,创建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创建内容:(一)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要求,突出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二)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起步阶段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三)原则上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每年完成投资不少于6亿元。政策措施:(一)用地支持。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将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二)财政支持。从2016年起,省级统筹城镇化建设等资金,积极支持特色小镇创建,用于其规划设计、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三)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小镇的信贷支持力度。(四)人才支持。吸引、支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人员,积极投入特色小镇创建。【解读】山东省特色小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方案》从创建目标、标准、内容、程序、措施、组织等多个方面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做出明确规定,从用地、财政、金融、人才四个方面为小镇提供政策支持。这也是山东省首个比较明确的特色小镇政策性指导方案 。2、山东省发改委关于开展山东省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范围:在商贸流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养老养生、医疗健康等服务业领域,选定一批服务业特色小镇开展试点。扶持措施:(一)各市选定的试点小镇向省发展改革委备案,由省发展改革委发文公布名单,由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二)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协调有关咨询机构为试点小镇提供创意、设计、咨询、人才、营销等服务。(三)省发展改革委建立试点小镇建设和发展情况季。【解读】:服务业在推动山东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扮演重要角色。2017年6月,17个小镇被选定为山东首批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第二批服务业小镇也在上报审批之中,这些肩负重要使命的小镇将享受上述的扶持政策。省级小镇政策简评:目前山东省出台的小镇政策多为引导性政策,没有具体的扶持办法。目前省级特色小镇仅有1.1亿的启动资金对纳入创建名单的55个省级特色小镇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支持,每个小镇200万的扶持标准,杯水车薪,与国家级小镇相比,扶持力度相差甚远(主要在政策性低息贷款方面)。二.山东省土地扶持政策1、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通知》根据该通知,山东省将对农村闲散土地范围进行界定,开展调查摸底,编制农村闲散土地综合整治方案,每年完成农村闲散土地应盘活总量的20%以上,通过3—5年时间将目前已形成的闲散土地全面盘活利用。可用于发展乡村民宿、健康养老、民俗展览、创意办公、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积极探索闲散土地盘活利用方式01、补充增加耕地。强化农村闲散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融合,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的多功能多效益特征,通过闲散建设用地复垦、非耕地等农用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等增加的耕地,按规定核实后,可作为占补平衡指标调剂使用。综合整治后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完善、质量优质的耕地,经验收评估达到永久基本农田标准的,可纳入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管理。02、保障发展用地。闲散土地盘活优先用于交通水利、医疗卫生、居家养老、取暖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旅游休闲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在满足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以自营、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将盘活的闲散土地用于发展乡村民宿、健康养老、民俗展览、创意办公、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经村集体同意,盘活的农村建设用地可用于村集体成员住房建设。03、保障生态用地。充分考虑城镇、村庄与自然的有机结合,闲散土地盘活可用于林地、草地、水域及湿地等生态用地,为生态建设服务的运输、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等设施用地,以及农田道路林网绿化建设,助推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04、保障文体设施用地。出地域文化传承特色,闲散土地盘活可用于文化中心、文化广场、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所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05、预留发展用地。
重要通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高管团队;旅游开发、特色小镇、休闲农业、养生养老、投资机构等企业高管;策划规划、园林景观、建筑设计、景区管理等单位中高层负责人等重点关注!